资讯中心
"焊"出精彩 | 一起从他们的故事中感受在东南的成长与坚守
近日,成都东南员工在成都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新津赛区焊工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杨洋获第四名,张志雷获第六名,陈能和吴利中获优秀奖,成都东南获"优秀组织奖"——
每个优秀的人
都会有一段沉寂的时光
沃土之上
汲取养分
扎根、沉淀、积累
向阳生长
经历焰火的赤炼
坚持不懈
坚守赛道
然后便有了属于自己的高光
从犹豫不定到笃定前行
他的父亲也是一名焊工,所以杨洋并没有走过多弯路。17年,进入东南当学徒,他刚开始焊接的构件是轻钢厂房的钢柱、屋面梁和桁车梁,板比较薄,又是普通焊缝,所以对杨洋来说,简单易上手。
但很快,他遇到了瓶颈。接触到箱型柱后,焊接难度陡增,对焊接电源的控制和对焊接工艺、焊接参数的要求都比较苛刻。他开始质疑、迷茫、犹豫,"多看、多练、多想!"师傅的教导不绝于耳。没有捷径可走,他熟记焊接工艺,苦练操作技能,破局之后,杨洋在几个机场项目上获得了更大的技术提升。
中海超高层项目的构件验收极其严格。"最大的难题是控制钢板墙变形,我们采用预留板变形,对称焊,多翻身等多种方式加以控制,一条焊缝,层层焊接,要焊9层!"杨洋话语中带着满满的自信和成就感。
"稳扎稳打,撸起袖子加油干!"从最初的犹豫不定,到现在的笃定前行,从业六年,他说,在东南获得的不止是技术的提升,更有追梦不止的勇气。
以专业扎根,向阳而生
19年入职,从平角焊的小焊缝慢慢过渡到箱型柱的填充缝、探伤缝,他度过了职业生涯的"新秀期"。作为一个妥妥的90后,他不怕吃苦,迎接挑战,不断寻找突破,在焊接领域不断地 "卷"自己。
在东南,挑战可谓一项接着一项,对陈能来说,天府农博园项目的圆弧梁焊接算一项。以桁车辅助,在搭建的平台上焊接、打底、盖面,每一步,都要细,更要稳。
他对工作热忱、勤勉,笑迎每一项挑战。蔚蓝卡地亚项目的构件是K型坡口,要双面对称焊,一共要焊14层!焊接难度大增,但是随之,他的信心也倍增。
"紫瑞府项目是史上最难的!"他打趣道,"每打一层底,都要清渣,而且全是一级焊缝......”不过,强将手下无弱兵,师从成都工匠王凯元的陈能总能够用实力说话。
侃侃而谈的他让人总能感受到解锁难关后的那种愉悦感。他以专业扎根,凭热爱起势,向阳而生。在东南,对他来说,没有空窗期,只有成长期,在能奋斗的年龄,就该一路向前。
从初出茅庐到如鱼得水
初出茅庐,吴利中以"小白"的身份加入东南。从扫地、铲毛刺,到操控桁车,慢慢熟悉车间环境,再到后来认识焊机设备,拿废铁跟师傅学着焊。
从焊筋板开始,他一点一滴地学习。一段时间后,他开始焊接天府机场项目构件上的圆环。耗时两个多月,几百个圆环,他苦心专研,磨炼技术。逐渐羽翼丰满,只待展翅高飞,但是师傅并没有着急安排更难的焊接项目,反而让他继续焊接昆明长水机场和丽江机场的圆环,圆环厚度从20mm到25mm、30mm,再到35mm,厚度在增加,他的技术也在精进。回顾这段经历,吴利中说,正是那段时间的磨砺,为他以后的焊工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后来,他从对接焊过渡到更难的圆弧焊。凤凰山体育中心和宜宾美术馆的焊接球均是全位置焊接,涉及平、横、立、仰共四种焊接方式,焊缝的空间位置不同,针对焊丝的摆弧方式、参数选取、焊接工艺特点也不同。过硬的技术,熟练的技巧和多年经验的加持让他在这些高难度焊接项目上如鱼得水。
"遇到了好的师傅,好的项目,好的平台,我觉得,这一路走来,’呱'顺嘀!"吴利中这样总结到。言谈之中,那种获得感和价值感油然而生。
他们用自己平凡而不失华彩的故事
为在东南的成长和坚守做了最佳注解
在东南的舞台上
每一个人都是种子选手
与东南并肩
一起向阳而行
都能够成长为更加优秀的自己